我觉得是较多的人没有坚持下来。
我参加考研的年份是2019年,那一年有290万人报名了考试,截至目前而言,被称为考研史上最难的一年。(2020年考研人数虽然变多,但是录取人数也相应的增加了,报录比总体来说下降了)。我就来讲一讲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吧。
我本科是2019年毕业的,所以在参加考研的时候,我是应届毕业生。现在的大学生你懂的,绝大部分毕业的时候要么考研,要么考公考编,要么就去找工作了。而在我的班级之中,有超过1/3的人选择考研。
而最后考上研的人,只有1/9
我来讲几个我身边没有考上的那些同学,他们都是怎么考研的吧。
A同学:嘴上说着自己要考研,但是从来没有认真的看过书,在大部分考研的学生都跑图书馆认真学习的时候,他每天逍遥自在,自得其乐。最终参加了考试,落榜。
B同学:准备考研的初期,确实有认真的在学习,但是对于很多学校的学生来说,大四的时候会面临着实习的这一障碍,在实习的时候白天要去单位实习,看书的时间只有晚上相对来讲比较紧张,于是她选择了放弃,没有参加考试。
讲了两个典型案例,再讲一讲我身边一些先天不占优势,但是通过努力考上研的例子吧。
C同学:极度偏科型选手,英语底子非常差,大学英语4级没有过。考研期间认真学习英语,最终英语2考试得分71分。
D同学(我自己):跨考型选手,专业课从零开始自学,最终稳扎稳打考上了研究生。
或许我举的例子样本量比较少,没有一些共性,但是我想表达的是,大部分的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。研究生考试固然有一些难度,但是大部分的竞争对手,他们并不会坚持到最后。虽然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不会公布缺考的人数,但是我相信这个数字一定不会少。
最后分享一句我非常喜欢座右铭:
有志者,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属楚。
苦心人,天不负,卧薪尝胆,三千越甲可吞吴。